故障 | 可能原因 | 检测及排除方法 |
排气压力过高 (制冷运转) |
系统中有空气或有其他不凝气体 冷凝器翅片脏或有杂物封堵 冷凝风量不足或冷凝风机故障 吸气压力过高 冷媒充注过量 环境温度过高 |
从注氟嘴排除气体,必要时重新抽真空 清洗冷凝器翅片 检修冷凝风机,恢复运转 见“吸气压力过高” 排出过量冷媒 检查环境温度 |
排气压力过低 (制冷运转) |
空气热交换器侧空气过冷 冷媒泄漏或充注不够 吸气压力过低 |
检查周围环境温度 检漏或充注足够冷媒 见“吸气压力过低” |
吸气压力过高 (制冷运转) |
冷媒充注过量 冷冻水进口水温过高 |
排出过量冷媒 检查水管隔热及水管隔热规格 |
吸气压力过低 (制冷运转) |
水流量不足 冷冻水进口水温低 冷媒泄漏或冷媒充注量不足 蒸发器有水垢 |
检查进出口水的温差,调节水流量 检查安装情况 检漏或充注足够冷媒 清除水垢 |
排气压力过高 (制热运转) |
水流量不足 系统中有空气或有其他不凝气体 水侧热交换器有水垢 冷却水出口水温过高 吸气压力过高 |
检查进出口水的温差,调节水流量 从注氟嘴排除气体,必要时重新抽真空 清除水垢 检查水温 见“吸气压力过高” |
排气压力过低 (制热运转) |
冷却水温度过低 冷媒泄露或冷媒充注量不足 吸气压力过低 |
检查冷却水温度 检漏或充注足够冷媒 见“吸气压力过低” |
吸气压力过高 (制热运转) |
空气侧热交换器进气温度高 冷媒充注过量 |
检查外气温度 排出过量冷媒 |
吸气压力过低 (制热运转) |
冷媒充注不足 风量不足 空气回路短路 除霜运行不充分 |
充注足够冷媒 检查风扇转向 排除空气短路的原因 四通阀或热敏电阻故障,如有需要,更换 |
压缩机因防冻结保护而停止 (制冷运行时) |
冷冻水流量不足 水回路有气体 热敏电阻有故障 |
水泵或水流开关有故障,检查如有需要, 维修或更换 排出气体 如确认有故障,更换 |
压缩机因高压保护而停机 | 排气压力过高 高压开关故障 |
见“排气压力过高” 检查如有故障,修复或更换 |
压缩机因电机过载而停机 | 排气和吸气压力过高 高电压或低电压,单相或相位不平衡 电机或接线端子短路 过载元件故障 |
见“排气压力过高”和“吸气压力过低” 检查电压不得超出或低于额定电压的20V。 检查电机和端子对应电阻更换 |
压缩机因内置温感器或排气温度保护而停机 | 电压过高或过低 排气压力过高或吸气压力过低 元器件故障 |
检查电压不得超出或低于额定电压的20V。 见“排气压力过高”和“吸气压力过低” 在电机冷却时检查内置温感器 |
压缩机因低压保护而停机 | 电子膨胀阀前(或后)过滤器堵塞 低压开关故障 吸气压力过低 |
更换过滤器 若有缺陷,更换 见“吸气压力过低” |
压缩机异常 噪音 |
液态冷媒由蒸发器流入压缩机而 产生液击 压缩机老化 |
调整冷媒充注量。 检查膨胀阀和吸气过热度是否正常。 更换压缩机 |
有杂音 | 面板的紧固螺钉松动 安装地基强度不够 |
紧固所有部件 参考安装指导 |
压缩机不启动 | 过电流继电器跳开,保险烧坏 控制电路没有接通 高压保护或低压保护 接触器线圈烧坏 电源相序连接错误 水系统故障,水流开关断路 线控器有故障信号 |
更换损坏元件 检查控制系统接线 见前面吸、排气压力故障部分 更换损坏元件 重新连接,调整三相中任两条接线 检查水系统 查找故障类别,并采取相应措施 |
空气热交换器结霜过多 | 四通阀或热敏电阻故障 空气回路短路 |
检查运行情况,如有需要,更换。排除空气短路的原因 |